有机产品认证怎样管理?
目前,国内关注较多的是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和不使用化学合成的物质,而忽视了生态平衡和可持续的生产技术。一是有机生产方式产生之初,之所以不使用化学合成物质,更多的是考虑降低能源消费、减少资源损耗、削减对于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污染,减少农产品中农药和兽药等的残留只是有机产业发展的理由之一,但并不是发展有机产业的理由。二是有机产品虽然农药和兽药残留会较低或没有,但并没有统计学证据证明比常规产品更安全。三是科研机构研究表明,有机农业只能养活30到40亿人口,而地球现在已经刚刚庆祝70亿位居民的诞生,过度发展中国有机农业将影响中国粮食安全,而且中国有机产业发展无法脱离我国社会诚信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的现状。
有机产品认证管理职责分工
根据国务院三定方案及《认证认可条例》及《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的规定,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承担有机产品认证制度的建立、组织实施和管理等工作,各省、(区、市)市场监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履行对本辖区内有机产品认证活动的监督管理和依法查处职责。认证机构开展有机产品认证活动需经市场监管总局批准。
我国有机产品认证发展现状
我国有机产品认证发展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原环保总局于1994年牵头建立了我国有机产品认证制度,根据国务院关于统一管理我国认证认可活动的决定,环保总局于2004年正式向认监委移交了有机产品认证管理职责。原质检总局和认监委先后于2004年、2005年制定发布了《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有机产品》标准和《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等规章、标准,建立了我国统一的、与国际接轨的有机产品认证认可制度。自2011年至2014年认监委先后对标准、办法和规则进行修订,建立了统一的有机产品认证目录。认证监管司已确定将对标准和规则进行再次修订。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有机产品的需求明显上升,有机产品生产消费迅速增长。截至目前,我国共有80家认证机构开展有机产品认证活动,共有1.2万家企业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2万余张。2018年,获得认证的有机植物生产面积达到410.8万公顷,植物类总产量1335.6万吨,畜禽类总产量518.2万吨,水产类总产量55.95万吨,加工产品总产量484.2万吨,有机标志备案数量19.1亿枚,有机产品国内销售额约为631.47亿元人民币。
我国有机产品种类众多,主要分为植物类、畜禽类、水产类和加工产品四大类。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数量超过900张的省份有黑龙江、贵州、四川、江西、浙江等。